1967年6月1日,AMG品牌正式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AMG不仅在赛道上荣光无限,更不断将赛道技术应用于量产车型。

奔驰这种将极致赛车技术运用在民用版车型的上传统早已有之!早在25年前,奔驰赛车部门与AMG团队共同打造造出搭载V12发动机的CLK GTR。

后来为了参加 FIA GT比赛,满足生产25辆符合街头法规的民用版本规则。梅赛德斯-奔驰打造了28辆梅赛德斯-奔驰CLK GTR Strassenversion(德语为“街头版”),其中包括2辆原型车和6辆敞篷车。

6.9升自然吸气V12发动机,最大功率为612马力,最大扭矩为755N·m,匹配6速Xtrac序列式变速箱,百公里加速3.8秒,极速可达344 km/h。28辆限量版中,还有其中5辆为Super Sport版本,搭载7.3升排量/711马力发动机,峰值扭矩为787N·m!

这款能上路的GT1赛车,创造了奔驰最昂贵量产车的纪录,1998年标准版车型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为1,547,620美元。

顺便说一句,我也是因为这辆车和这股劲儿,执拗的成为了CLK的车主!

在AMG品牌成立55年后的今天,秉承着这种疯狂传统,一个更极致的家伙来了!梅赛德斯-AMG ONE今日全球首发。这次不是GT1了,而是开启将F1赛车技术从赛道带上公路的极致而唯一的产品——全球首款搭载F1赛车高性能混合动力系统的量产超级跑车!

E PERFORMANCE混合动力技术为梅赛德斯-AMG马石油F1车队在一级方程式赛场上创下无数辉煌;如今,作为全球首款搭载F1赛车高性能混合动力系统的量产超级跑车,正是应用了同款F1动力技术,这款双座超级跑车以1,063马力的澎湃动力,交出2.9秒从静止破百的加速成绩。

此外,AMG ONE搭载诸多F1赛车技术,从碳纤维单体壳和碳纤维车身到可承力的发动机/变速器单元,再到主动式空气动力学和推杆式悬挂,无不刻画属于赛道的极致张扬。

1,063马力的最大功率,极速352公里/小时:这辆行走在公路上的“F1赛车”,如何冲入2秒俱乐部?——直接来自于F1赛车的E PERFORMANCE混合动力系统首当其功。
这套系统由一部1.6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四部电机组成。其中一个电机集成到涡轮增压器中,应用F1的电动废气涡轮技术,电机可直接驱动单涡轮增压器轮轴,即便在怠速状态下涡轮也能快速响应,减少涡轮迟滞(即F1赛车的MGU-H装置)。另一部电机集成在发动机上(即F1赛车的MGU-K装置),有助于将车辆的能效和性能发挥到极致。此外,还有两部电机驱动前轮,构成完全可变的AMG高性能4MATIC+全时四轮驱动,同时还支持纯电驾驶模式。

自F1进入混动时代以后,电能与化学能的携手共进便成为制胜关键。AMG ONE的800伏高性能锂电池同样采用大量F1技术,其电芯和电池冷却装置的布置均源于梅赛德斯-AMG F1赛车。高性能电池采用大功率、轻量化、高密度的设计,高压电池直冷技术和智能运行策略使其保持稳定高性能,支持频繁地启用并可以快速补电。

AMG ONE拥有赛道、赛道增强、赛道增强进阶模式、赛道安全、纯电和个性化6种驾驶模式,其中4种专为赛道动力而生。在赛道增强进阶模式下,更可开启主动式空气动力学部件、降低底盘并令电机全功率运转,全方位还原F1排位赛的驾驶氛围。在弹射起步状态下(前三种模式支持),7秒,静止的AMG ONE已经加速到了200公里/小时!

为匹配F1赛车动力单元而全新研发的7速AMT变速箱,以轻量化的设计努力减重,并通过与白车身整合,增强车身刚性,缩小占用空间,以满足F1赛车的动力总成输出的高扭矩与超速度。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挂系统采用了铝质结构,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实现高刚性和稳定性的平衡;源自F1赛车的横向推杆式悬挂设计匹配自适应减振调节系统,让车辆可以低趴于地面,再现F1赛车的“地面效应”,亦可抬高底盘,轻松出入地库等城市场景。

AMG ONE采用碳纤维单体壳车身设计,中置发动机布局结合可承力的发动机/变速箱单元,塑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线条;低矮的车身、宽大的轮拱和车尾巨大的宽体尾翼,赛道范儿也非常明显。碳纤维车身最大化发挥其轻量化和高强度优势,设计师和空气动力学专家合作,实现了低至50公里/小时的时速下即可产生下压力,并随速度飙升不断增强。

AMG ONE的前扩散器采用AMG标志性的A字翼型进气口,与前盖上的黑色出风口、前轮拱上的可调节主动式襟翼相得益彰。硕大的顶部进气口与其后的“鲨鱼鳍”是近年来F1赛车的视觉标志,能够防止尾部气流交叉和/或中断,从而提高过弯稳定性。

为AMG ONE全新研发定制的10辐铝合金锻造式轮毂具备中央锁止功能,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并采用碳纤维盖板覆盖,可选装定制的9辐镁合金锻造式轮毂更获得了仿生设计专利。

尾部采用了巨大的F1赛车造型中置排气管及黑色碳纤维部件。F1级别的DRS两片式可调式尾翼,可令其在飞驰中进一步提速。尾翼下方位于排气管两侧的、曾经叱咤F1赛场的双层扩散器,进一步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

AMG ONE的空气动力学模式都有三种:“高速公路”、“赛道”和“竞速DRS”,通过对整车空气动力学部件的主动调节,完美覆盖从公路到赛道的不同驾驶场景。

打开“蝶翼门”进入车内,AMG ONE内饰同样秉承造型为功能服务的信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赛车座椅牢牢固定于底盘上,方形方向盘与F1赛车别无二致,AMG操控单元可控制更多专属赛道功能,方向盘顶端与F1赛车一致的“换挡提示灯”激活驾驶员的战斗热情。

内饰材质直接采用不加修饰的碳纤维材质和极简主义的单体壳结构,与岩浆灰色Nappa皮革和黑色DINAMICA微纤维材质的拼色座椅搭配。翼型仪表台上两块独立的10英寸高清显示屏采用高品质的金属元素修饰,头顶以F1显示屏代替内后视镜,机械之美,登峰造极。

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拥有AMG ONE的,但好消息是AMG ONE的诸多F1技术也在慢慢应用至更多的量产车型!如梅赛德斯-AMG SL 43的电动废气涡轮技术、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的锂电子储能技术,更为VISON EQXX概念车提供了前瞻电动化未来的技术支持等。

三叉星徽的态度,能让你对AMG产品的性能有足够的信任,这种高级技术不吝下放的做法,也让你在大街上享受F1赛车性能的可能性,从“完全没有”变成了“基本没有”
01 汽车书场之红猪一出 谁与争锋?AMG的前世故事 02 十四岁老奔驰CLK的续命之路(第一集)
03 奔驰S级,第11代,终于带头活成了中国年轻富豪们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