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款高端旗舰SUV,小鹏G9的外观设计并没有太过激进,更多的是以满足大众审美为主,更大的车身也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感,家族式X-BOT FACE及贯穿式光剑大灯非常具有辨识度,并且大灯采用分体式设计,配合多样化的智能灯语,看起来更具科技气息。
侧面则采用了类似后驱跑车的姿态,A 柱向后挪移,C 柱末端略过 21 英寸大轮毂的后轴心上方,修长的机盖,大宽高比,大轴距车长比,在这种1.16 的宽高比、0.613 超大轴距车长比的极致比例下,整个车身没有中大SUV的臃肿,而是充满了精干、优雅的气息。
整车的比例看上去十分协调,尤其在后45°的时候,长车头和饱满的车尾,再搭配上10cm行程的空气悬架,会给你一种旅行车的错觉。
新技术也带来了新的需求,在智能网联需求越来越大的当下,传统的车载天线已经无法满足增长的需求,科技功能繁多的小鹏G9,创新性的将5G天线集成到了车顶的行李架中,不仅增强了通信能力,且保证了车身的美观。
拉开门坐进车内,首先就感受到了座椅的舒适。最起码我坐着很舒服,无论是支撑还是包裹都可以,这让我内心暴躁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映入眼帘的是中控处两个14.96英寸的屏幕,副驾的屏幕还做了类似手机“防窥膜”的处理。
除了创新的外观设计,小鹏G9在内饰设计上同样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坐到车内第一感觉就是大,环抱式座舱采用了大量的直线和平行线设计,极智黑的配色稳重而不沉闷,充满了理性的科技氛围。座舱内部95%面积使用软包覆盖,基本上身体触碰部位都采用了软包,座舱内的质感与豪华感氛围拉满。
座椅采用打孔真皮包覆,垂直双硬度高分子填充材料让座椅表层柔软舒适、深层支撑有力,并且前排座椅还支持多向电调、记忆、加热,通风,按摩以及律动功能。另外,副驾驶还配备了小腿托以及智能美妆镜,美妆镜采用智能光源调节功能,支持柔光暖肤、自然美肤等自定义美妆场景,并且座椅还能够独立记忆化妆习惯坐姿,绝对非常对味女性朋友的喜好。
值得一提的是,座椅的纹理灵感来源广州塔“小蛮腰”,斐波那契数列原理进行参数化排列打孔装饰,与门板音响喇叭网罩遥相呼应,看起来充满线条的动态美。
后排座椅坐垫更宽、更厚,最厚处达270mm,两侧长度500mm,大腿托行程50mm,并且座椅还支持27°-35°调节,再加上 1.714 ㎡的大尺寸隔热天幕,采光以及空间都非常“Nice”。
如果说质感带来奢侈,那么科技在小鹏G9身上就充满了仪式感,打开车门香味充满了嗅觉,车内的香薰系统构成了科技所带来的第一印象。香氛由素有香水届奥斯卡将之称—“Fragrance Foundation Awards”的意大利国宝级调香师Barbara Zoebelein晴子操刀,采用4项调香黑科技特调而成4种香型,搭配可切换3种香氛的智能香氛功能。
坐在驾驶位,前方的10.25 英寸全液晶组合仪表分辨率非常高,并且可以定制化的显示行驶信息,双14.96英寸高清智能屏尺寸更大,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让其操控非常流畅。这样的布局,在座舱内形成了视觉(三联屏+氛围灯)、听觉(杜比全景声)、触觉(95%软包+座椅振动按摩)、嗅觉(智能香氛),让身体充斥在小鹏G9打造的沉浸式全场景5D体验中。
在最具卖点的智能驾驶领域中,小鹏G9同样拥有极强的硬实力,硬件上采用了2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以及双NVIDIA DRIVE Orin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加持,在硬件的强大场景感知下,能够完成多样化的智能辅助功能。而到2023年,小鹏G9还将依托软件升级,实现各场景 (高速、城市、停车场)打通,推出具备迭代能力和里程碑意义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头顶的无遮阳帘全景天幕也是我担心的一大问题。毕竟某次试驾某款同样是无遮阳帘的全景天幕车型时,因为太晒而在车内打遮阳伞的这一举动被同事做成表情包在微信群内传播之后,我就对这种车型有了心理阴影。而G9的天幕,你能很明显的感到它的触感跟挡风玻璃和侧窗是完全不一样的,摸上去是软的。这就证明G9的天幕有原厂自带的防晒膜。在经过测试之后,距离天窗下方2-3cm的地方,就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热量了,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作为一款豪华的旗舰SUV,在试驾前夕,我们猜测这款车应该会更倾向于科技与舒适,在操控方面可能会稍显孱弱,这种想法在试驾中就被一次次的惊喜所替代。
首先是转向方面,小鹏G9转向非常舒适,阻尼、随速都表现非常适宜,即使是女性也能够轻松掌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车的转弯半径不大,在接近5米的车长下,路口掉头以及直角转弯时,能够感到转向的灵活。底盘悬架采用了轻量化的前双臂独立悬架+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架组合,细微的颠簸过滤很彻底,保留的部分路面信息也能让驾驶员轻松感知,高速过弯以及变道时,强大的稳定性给予驾驶员更强的信心。底盘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因为自身超过2吨的重量和21寸的轮胎,在经过稍微深一点的坑和井盖的时候,那种坚硬有力的“吭吭”声还是让人挺心疼的,不过底盘整体舒适性的表现没什么问题,对得起自身的定位。
动力上提供了两驱单电机与四驱双电机两套动力系统,我们试驾的这套四驱版,总功率高达405kW,官方称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已经进入3秒级。在实际体验中,踏板踩到底后爆发的加速,能够让乘员狠狠按在座椅上,甚至突然的加速还让其他成员手足无措,这种酣畅淋漓的加速体验,除了百万级的燃油车是很难体验到的。
动能回收有4挡可调:低、中、高和一个单踏板模式。惊喜的地方在于,所有模式在你松开电门的一刹那间,拖拽感都不强,区别只在之后的动能回收力度,这也是我体验过最不容易晕的单踏板模式了,而我个人还是最喜欢最轻柔的“低”模式。这个级别的车,在你踩刹车的时候都会自动的分配是否用动能回收,是否用机械刹车,每一项用多少。保时捷Tycan的工程师说,车主在99%的时候都不会用到机械刹车,动能回收可以承担大部分的制动任务,现在放在售价超过10万的国产新能源上,基本上也差不多,况且动能回收的效率一般都非常低,我测试的多台车型都只有续航里程的1%-3%左右。为了十几公里续航而损失平顺性,有点本末倒置。
另外,小鹏G9还提供了舒适模式、节能模式、标准模式、极客模式和追光模式,前三种模式我们都已经有所了解,追光模式顾名思义,动力性能爆发更极致,并且还获得了20N·m的增幅。在剩余续航里程和充电站距离差不多的时候,我便改变方向朝充电站驶去。虽然没有完全“光电”,但基本上八九不离十了。当插上充电枪的时候,中控显示续航还有16km,如果表显准确,555km的纯高速续航,85.4%的表现应该算比较不错的了,而这只是G9炫技的开始。
除了强悍的动力输出,CLTC工况最高续航702km能够充分打消不少车主的续航焦虑问题,除此之外,小鹏G9还全系搭载高压 SiC 平台,在4C 的版本,充电五分钟便能实现200km续航,从10%充至80%仅需15分钟左右,一杯咖啡不到即可再享旅途。
小鹏官方的资料上说,配合小鹏的S4超快充和首个碳化硅平台的电气架构,G9可以达到“5分钟冲200km”的充电速度。5分钟200km,但这是4C条件下的充电速度,我们这台车目前还不是最终量产的版本,也只是3C的状态,但这已经让我感到G9的实力了。
起始电压超过600V,电流超过250A,功率超过150kW,峰值功率超过170kW。
G9默认的充电容量是90%,“不充满不放干,永远保持饥饿感”是最好的用电习惯。但是为了测试,我还是把它充到了100%,最终用时50分钟,最后10%用了15分钟。不知道屏幕前的各位对这个数有没有一个概念,简单点说,这是我体验过的最快的充电速度了。25分钟450km,一把王者的时间可以用一周,这真的已经非常快了。但快充一直有一个毛病,就是里程虚,这次充满后显示的608km,比我用慢充桩充满的639km少31km,也仿佛验证了这是电动车无法避免的问题。
所以我立马开始70km的高速续航测试,还是一样的条件,掉电73km,96%续航折扣实属惊艳。比起永远可以充满电但越跑越虚的“快乐表”,G9真实的续航里程显示深得我心。充电快续航实,小鹏的进步有目共睹。
04
试驾完小鹏G9之后,我们才感受到奢侈是如何一层层传递的,在竞争激烈化的新能源市场中,小鹏G9用科技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梦幻的座驾,或许,享受奢华就是这么简单。
小鹏全新的X-EEA 3.0电气平台确实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可以实现点对点全场景驾驶辅助的X-pilot 4.0和Xmart 4.0带来了更安全高效的驾驶辅助功能。虽然没体验到这些,但对于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因为,这是我做车评这么久,第一次真正的想买一台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