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固执的品牌,它很少倾听车主的意见,也从不追随小排量涡轮增压化、电驱化的市场趋势,死磕创驰蓝天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祖传6AT变速箱,甚至用压燃技术将生命末期的内燃机再上一个台阶。马自达一直以来还是一个产品有硬伤的品牌,和同级别对比略差的风噪和发动机噪音,局促的后排空间以及使用极简风格内饰导致豪华感欠佳的内饰设计,都是马自达大部分车型在市场层面的硬伤。最重要的是,马自达的车比同级别合资车型要贵1-2万元,只有CX-5在为CX-50上市定价下调2.6万元后,才看出CX-5有一些性价比。所以,上述原因是马自达长期以来在国内销量惨淡的主要原因。
从今年1月的特斯拉大降价,和3月的武汉巨额补贴开始,各大车企开启了疯狂内卷模式,包括新能源和燃油车,除一线豪华品牌以外的几乎所有新车的定价都能给人惊喜。马自达这次也不例外,从车身尺寸和配置分布来看,马自达CX-50对标的是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这类车型,车长、车宽、轴距全面超越这两款车、本以为马自达的起售价也会在17-18万元左右,主销车型在20万元左右。最终定价为15.98万元-20.68万元,除了最低配,这个定价根据车型不同比预售价低了3200元-5200元,主销车型在18万元左右,和现款CR-V、RAV4荣放主销车型优惠后的售价接近,这就显得马自达CX-50非常有诚意了。不过我还是要给广大消费者泼几盆冷水,2.0L的CX-50动力不及竞品,后轮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的运用也和售价不符。好消息是,经过试驾,马自达CX-50机械层面的精髓还在,马粉们可以放心了。
外观方面,马自达CX-50依旧保持了马自达经典设计元素和辨识度,因为CX-50比一般的紧凑型SUV要低矮一些,所以它的中网面积比CX-5更扁,中网与细长的灯组通过黑色装饰条连接,使它的前脸更加犀利,更具有进攻性。马自达CX-50和CX-30一样,在车身下部用厚重的塑料包围压缩了车漆面积,在避免小刮小蹭伤及车漆的同时,也让车身视觉观感更加修长。黑色饰板在轮拱处的内凹线条和后轮上方腰线的下沉处理,都显示出马自达CX-50没有刻意追求车身的肌肉线条,而是用一种收敛含蓄的线条体现出车身的力量感。车头和车尾相呼应的竖向散热口装饰能够起到拉宽视觉宽度的作用。前后包围的银色饰板、19寸轮毂、亮面中网、车顶行李架等外观装饰,只在2.5L的高配车型上才能出现,个人认为这些装饰配置应该下放到2.0L的高配车型上。尤其是除了顶配和次顶配以外的四个配置,都采用枪灰色的17寸轮毂,略显小气,哪怕配上一个18寸轮毂,也会让车身侧面车轮比例更加协调,也不会让轮胎胎侧过薄,使胎侧强度大打折扣。尽管如此,笔者认为马自达CX-50的设计依旧碾压同级,放在长安马自达的全部产品里来看,也是最协调,最好看的一款产品。
马自达CX-50的内饰设计豪华感依旧平庸,中控台以横线条为主,10.25英寸中控屏幕虽然可以触控,但位置距离驾驶者较远,驾驶时只能通过岛台上的实体按键操作。门板线条丰富,和中控台皮质饰板相呼应。岛台上的机械换挡杆略显陈旧,周边高亮钢琴漆饰板只出现在高配车型上。个人认为这个部位与其使用亮面饰板,倒不如低配车型的磨砂塑料饰板,因为这个部位极易被硬物划伤或磨损,形成太阳纹,而且真的会有乘客把胳膊搭在中央扶手上,手随着车内的音乐用指甲敲击岛台饰板,加速太阳纹的形成。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马自达CX-30、昂克赛拉上的内饰设计风格。新车后排空间表现一般,但CX-50的后排空间是马自达产品线中较大的车型了。全车座椅较硬,好在所有座椅椅型设计能较好贴合背部,舒适度良好。全车没有出现人机工程学设计上的问题,驾驶席可以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得益于后扭力梁悬架的体积优势,CX-50后备箱垂直高度对于一款车高不过1.65m的紧凑型SUV来说非常够用。
动态方面,试驾车型为2023款2.5L尊行版售价,20.68万元,属全系顶配,搭载最大功率138kW,最大扭距250N·m的2.5L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这台2.5L发动机带有智能无感变缸技术,在稳态运转状态下,车辆会关闭四个气缸中的两个,以达到节油的目的。实际驾驶过程中,通过中控屏可以观察到发动机变缸动作比较频繁,而且感受不到车辆动力有突兀的变化,由此推断,2.5L的CX-50在长时间巡航时会有相对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表现,在城区走走停停的工况下,油耗则会相对较高。
它所搭载的变速箱还是那台善解人意的6AT变速箱,无论是和发动机的配合还是和人的配合,都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换挡迅速,对驾驶者动力意图的理解透彻,脚尖稍稍深踩一点油门踏板,变速箱随即降挡。别看2.5L发动机的绝对动力达不到市面上主流的1.5T发动机,可是开起来动力跟脚,出力线性,日常巡航超车不会有动力不够的感受。
CX-50的方向盘力度较重,且指向性强,在紧急变线时车头迅速掰进目标车道,悬挂支撑到位,那种“人马一体”的感觉依然强烈。NVH表现一直是马自达的先天劣势,进气在前排气在后的发动机布置会让更多的排气噪音传递到车内,经过体验,马自达CX-50的NVH表现在同级别只能算中等。
配置推荐方面,个人比较推荐2.0L安行版,售价17.78万元,凭借马自达的动力调校,155匹马力也足够应对日常驾驶。如果对动力需求比较高,那么售价18.78万元的2.5L智行版会是最佳的选择。
这次马自达的新车CX-50从车型设计和宣传都能看出马自达想要迎合中国市场,改变自己在国人心目中固有认知的决心,同时也为新车起了一个中文名的后缀——行也,突出CX-50山系宽体SUV的调性。从静态和动态的体验来看,CX-50相比马自达之前车型在产品层面最大的改变也只有空间尺寸,其他方面,马自达应有的优势没变,突出的缺点依旧存在。不难预料,新车主要面对的消费人群还是以“马粉”为主,以及那些因为空间不能满足家用,因此曾放弃选择马自达的潜在用户。所以,真正会买马自达CX-50的人大概率不会参考别人的意见,更不会来问我。作为一个“马粉”,我非常庆幸能看到马自达为中国市场用精准的刀法做出的改变,也对马自达能够保留初心长叹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