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骏超混电驱是一款革命性的产品,东风日产希望通过这款车来拯救奇骏在中国的销量。
目前奇骏超混有两款车型,18.99-19.99万元,均为双电机四驱。
日产ePower
与丰田双擎、本田锐混动有所不同,日产奇骏搭载的ePower超混系统在中国的认知度相对较低。日产ePower的研发背景是日本政府按照丰田THS制定了严格的补贴标准,一时间混合动力汽车成为了刚需,迫使本田和日产不得不加快研发属于自己的混动系统。
在此之前,日产其实是坚持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其中最有名的是日产LEAF,但是由于日本的政策等不可抗力因素是,日产意识到他们需要转型发展混合动力,而从时间上已经大大落后于丰田和本田,因此日产就在原来的纯电技术路线上取巧,研发了以增程为主的ePower混合动力系统。
ePower最开始搭载于日产Note这款车上,在中国市场类似于飞度的小型车级别。事实上,ePower在日本市场的定位也是用于小型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匹配1.2L发动机,功率并不高。
但是,当丰田、本田的混动系统在中国已经开始搭载于CR-V、Rav4荣放这类中级SUV,这对于日产ePower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他们必须加快研发一套适用于奇骏的大功率混动系统,于是就有了如今奇骏超混搭载的第二代ePower,匹配1.5T发动机,另外它把一台电机放在后桥上,形成了前后双电机四驱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日产ePower的发动机只是作为发电,通过给前桥电机充电、配合后桥电机形成四驱模式,称为eForce,它可以缓解车辆在动能回收过程中俯仰或者点头的情况,后电机进行主动拖拽,动力的均衡性更好。
与此同时,双电机四驱在起步加速的时候可以前后轮同时发挥抓地力,加速效果也要更好,奇骏超混电驱的百公里加速在7秒左右,要优于同价位的丰田双擎或者本田锐·混动。另一个区别在于,奇骏超混采用的是1.5T发动机,这在日系混动里面并不多见,丰田本田均采用了自然吸气发动机,还是出于经济性考虑。
油电同价
自从新一代奇骏搭载了1.5T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受到重挫,此次推出的奇骏超混电驱,从定价来看是为了取代传统燃油版本。
事实上,混合动力汽车因为加入了电池电机,必然会带来成本上涨,因此通常来说,混动版本都会比燃油版本更贵。只是对于消费者而言,买混动的目的是省油,如果要因此提前支付一大笔的支出,消费者难以接受。
日产深知这种压力,因此奇骏超混两款车型的价格与1.5T燃油版本基本持平,而且是电四驱,对于一款合资紧凑SUV来说已经是很实惠的价格了,平均油耗5L/100km左右,也是日系混动的主流水平。
只不过,奇骏超混并不享受免购置税的优惠,与目前更受欢迎的中国品牌插混SUV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劣势。
实用主义
日产奇骏在中国其实有着不错的口碑,实用为主,性价比颇高,也具备一定的越野性。
奇骏ePower同样延续了这个特点,方方正正的盒子造型带来了宽敞的内部空间,前脸镀铬饰条也是比较大气和强悍的。
内饰方面,奇骏也是一贯的日系作风,不强调质感,而注重经济家用,开门的时候感觉车门有点轻,前排座椅的皮质偏硬,座椅不算宽大,这可能是为了布置更宽敞的空间。
奇骏超混电驱因为是双电机布置,起步非常快,从零到100km/h加速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0-50km/h大概只需要3-4秒,这意味着在城市绿灯起步会非常迅速,堪比纯电车,但是到了50km/h以后,扭矩的提升速度是逐渐下降的,时速越高、扭矩提升越慢,这是增程式混合动力的一种劣势。
但比起普通的混合动力,日产奇骏的ePower还是进行了一些基数调整,它可以让发动机的转速像传统燃油车一样,发动机转速随着速度提升而上涨,并且因为ePower的发动机只是作为增程器存在,也解决了此前人们认为1.5T三缸质感比较糙的问题,有了发动机的缓冲,驾驶过程中几乎感受不到发动机的震动。
所以,奇骏超混虽然是披着油车外壳的混合动力汽车,但是它整个驾驶感受是非常电动化的,发动机发电、电动机驱动,它的驾驶质感要高于任何一款日产的车型。只不过它的底盘风格还是偏软,典型的日产大沙发的感觉。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奇骏超混不同于丰田和本田,它的电池组是放在副驾底盘下方,距离发动机更近,浅充浅放,整个电池的寿命是有所保证的,日产也为此提供了一个超长的质保。
整体而言,日产奇骏超混比之前的1.5T燃油版本进行了大幅的竞争力提升,甚至可以说,第一个做到油电同价的日系品牌就是日产。此前消费者对于日产奇骏采用1.5T的成见,或许能从奇骏超混这款车上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