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智能 SUV 新高地——小鹏 G7 正式开启预售,23.58 万元起


2. 设计:第二代 X FACE,六种专属车色
尺寸:4892 × 1925 × 1655 mm,轴距 2890 mm。

外观:封闭式前脸搭配贯穿星环灯与分体式远近光灯,主动进气格栅隐藏于下方;车侧流畅曲面配隐藏式门把手、无边框外后视镜和全景天幕;尾部 C 形贯穿尾灯内嵌“智驾小蓝灯”,支持自动调光。
配色:星昼灰、新月银、星云白、暗夜黑、云贝米、星际绿六款高饱和金属漆。


3. 座舱:环抱式设计 + AI OS
提供秘境蓝、暖阳橙、气宇灰、深空灰四种内饰主题,真木与丝光金属饰板突出家居化质感。
中控 15.6 英寸触控屏与后排 8 英寸娱乐屏可实现内容流转;9 英寸 1080P 流媒体内后视镜全天候清晰。

2.17 ㎡全景天幕+前排双 50 W、后排单 50 W 风冷无线充;后排折叠小桌板与 819-2277 L 变换式行李厢强化实用性。



4. 三电与底盘:单电机后驱 + 800 V 超充
动力:后置永磁同步电机,峰值功率 218 kW,最高时速 202 km/h。
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组(官方未披露容量,媒体报道 80.8 kWh),702 km CLTC 续航。
补能:800 V SiC 高压平台 + 5C 超充 AI 电池,10→80 % 补能最快 12 min。
底盘:全系标配 DCC 可变阻尼减振器与“太极”液压衬套,首发 AI 飞坡控制、AI 弯道控制两套智能底盘算法。
5.AI 核心:三颗图灵 AI 芯片 + 87 英寸 AR-HUD

算力:3 颗自研图灵 AI 芯片,>2200 TOPS,本地 L3 级算力 智驾模型:行业首发“大脑 + 小脑” VLA-OL,全本地自主强化学习 感知,11 摄像头 + 3 毫米波雷达,纯视觉方案、AR-HUD, 华为联合开发“追光全景”抬头显示,87 英寸画幅、1920×1080 分辨率、100 ms 延时,上坡补偿与畸变校正。 |
芯片与大模型双加持,让智驾与座舱均实现“离线思考”,网络不佳或跨境行驶也可保持全功能。

6. 舒适与安全
云感 Nappa 真皮座椅:四座通风、加热、8 点按摩;前排 12 向、后排 8 向电调。
20 扬声器 7.1.4 声道 + 256 色漫反射氛围灯,配合三重隔振设计,将座舱背景噪声压至 61 dB(60 km/h 等速)。
高强度钢 + 铝合金混合车身,主动式弹起式机盖、前向行人保护气囊等 25 项主被动安全配置。
7. 市场竞品与前景
特斯拉 Model Y依旧是 25-35 万元区间“带节奏者”,但 HUD 与本地 L3 算力暂未落地。
问界 M7 纯电版、零跑 C10等中国品牌正加速智能化升级;同时小米 YU7持续造势,定价或对 G7 形成正面冲击。
小鹏 G7 以“三颗自研芯片 + 本地大模型 + 超充体系”构筑技术护城河,并借 23.58 万元的切入价进一步“压低”行业门槛,若三季度能如期高质量交付,有望帮助小鹏冲击年销 40 万台目标。

点评
“把 AI 真正装进车里”——这是小鹏 G7 想要讲给市场的故事:不仅算得快、看得远,还要把复杂的算法通过 87 英寸 AR-HUD 直观呈现给驾驶者。搭配 702 km 续航、12 分钟超充和 2.2 米长车内平整空间,G7 更像一台能陪伴家庭长途旅行的“移动 AI 伙伴”。当然,最终零售价、产能爬坡与超充网络覆盖,仍是检验这台“超级 AI 汽车”能否接地气的关键。